普法时刻 | “假”作真时真亦“假”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6-30 21:39:51 阅读量:

伪造证据、虚假陈述……近日,大荔县人民法院民一庭作出处罚决定书,对当事人妨害司法秩序的诉讼行为进行司法惩戒,以实际行动捍卫了司法权威与诚信底线。

基本案情

2025年,杨某驾驶的车辆与张某停放在道路上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张某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4S店将张某的车辆拆检并出具了维修项目清单,后张某将其车辆转至其他修理厂修复。双方就车辆维修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张某便起诉至法院,同时将4S店出具的维修项目清单、车辆维修费发票等作为证据提交法院。诉讼中,经法院进一步调查发现,张某提交维修项目清单、发票及支付凭证等与车辆实际的维修情况及金额均不一致,张某在诉讼中存在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的行为,法院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书对其进行处罚,张某已认罚。

 


 

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途径,但绝不是谋取非法利益的工具!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本案中,张某提供虚假证据、作虚假陈述,违背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循的诚信原则,严重扰乱了正常司法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虚假诉讼,法院将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任何企图通过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的行为,都将承担法律责任。


作者:董亚楠

编辑:赵佳欣

责编:严江珂

审核:姚启明

栏目协办:法制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