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3-06-25 15:11:28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己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勉县法院始终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主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诉源治理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落到实处。
一、畅通源头解纷新渠道
“如果这次再不判决离婚我就不活了”、“谁敢给我判离了,我就把孩子带到法院来叫法院给养”。近日,高潮法庭在处理一起离婚案件时发现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情绪不稳。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办案法官深知“如果此案简单一判了之,当事人难以打开心结,甚至会引发其他后果”,因此,办案法官多次前往被告所在社区了解情况,并邀同社区调委会参与进来,经过多次给双方当事人做工作,当事人敌对的情绪得到了缓和。最终,此案成功调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勉县法院坚持将诉调对接对接的“调”向前延伸,依托人民法院“总对总”调解平台,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充分运用“法庭+N”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调解力量,积极与辖区内司法所、派出所、社区、村委会等建立联动调解工作机制,高效地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2023年以来,该院诉前调解案件665件。
二、送到“家门口”的诉讼服务
“现在开庭!”伴随着庄严的法槌敲响,该院刑事审判庭在勉县弘康精神病康复医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
被告人唐某曾在废弃房屋内发现并藏匿了一包雷管,后因与同村村民马某、蒋某有矛盾,便想用雷管去吓唬二人。被告人唐某找来9个玉米核,往每根玉米核中塞入1至2个雷管,分别将其投放在马某家的土灶灶膛、门口和蒋某家的院子、代步车等地,又将剩余雷管抛洒在蒋某家附近的路面上。后马某、蒋某因家中发生爆炸报警,民警调查后将被告人唐某抓获。经鉴定,被告人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作案时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勉县检察院以唐某涉嫌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提起公诉。
受理该案后,办案法官考虑到被告人唐某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特殊情况,为便于被告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陌生环境可能对其带来的刺激,承办法官决定在医院开庭审理该案。庭审中,被告人唐某情绪稳定,庭审活动在法官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巡回法庭不仅可以免去的当事人的来回奔波,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庭审,还能就近聚力为当地群众普法。近年来,勉县人民发挥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打造家门口式的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与温情。
三、奏响乡村振兴“法治曲”
五月的龙王沟村,黄灿灿的油菜花、麦子刚收割完,农民正忙着种植水稻;郁郁葱葱的金宝李种植园,即将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200多亩的辣椒苗在地里蓬勃生长……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今年金宝李已进入丰果期,预计产量在上一年基础上翻一番,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的经济收益。”勉县法院驻龙王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文英强说道。
近年来,勉县法院积极探索司法参与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致力于服务乡村经济、促进乡风文明、化解乡村矛盾, 在乡村振兴中彰显司法担当。今年3月,一起村民之间相邻权纠纷案件在温泉法庭成功调解,经过法官多次上门做工作,积怨15年之久的邻居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两家矛盾就地化解,重归于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勉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贡献乡村振兴法院力量,精准把握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分别在武侯祠、武侯墓所在地设立旅游巡回法庭,专门处理涉旅游纠纷,全力护航全域旅游发展。在刑事审判中,对建档立卡脱贫户依法适用非监禁刑,确保此类特殊群体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
四、法治课堂普法深入人心
近日,勉县人民法院高潮法庭法官走进勉县翠园路幼儿园开展普法宣传,为幼儿教师上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活动中,法官以提高教师国家安全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针对幼儿园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从日常接触的《民法典》中的行为能力、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道路交通事故等法律入手,提醒广大教职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家庭暴力,识别诈骗,远离套路贷。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深受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该院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院坝和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宣讲,送法“进校园”,增强青少年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送法“进企业”,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让更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警示教育和启发,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促进一方的效果。
五、抓实做好司法建议
在国家法官学院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强调,要把能动司法贯穿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审判工作始终,我们要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坚持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坚持把诉调对接的“调”再向前延伸,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依法延伸审判职能的重要途径,是人民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方法。
勉县法院在审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案件时发现,勉县汉江路马营桥段及马营桥南北路段路况复杂、车流量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合近年来县内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通过对同类型交通肇事案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为切实保障有关路段交通安全、维护群众出行安全,该院决定向勉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马营桥及两端路段设置醒目的减速限速标识,督促排查、治理县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加强县内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县城重点路段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司法建议发出不久便得到了交警大队的反馈,交警队领导表示,勉县法院的司法建议从实际出发,精准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切实为勉县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开具了良方。
作者:田思思
编辑: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