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渭南创建工作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04 15:57:28
阅读量:
本网讯:9月4日上午,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渭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演播室召开喜迎党的十九大,建设“三地一中心”奋力实现追赶超越新闻发布会,市创建办副主任李军强就全市创建工作现场作了通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创建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地一中心”建设目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力促进市县联创工作及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上水平。截止目前,10个县(市)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90%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合阳启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蒲城、大荔、潼关、白水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村总数达到86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9.9%。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及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为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和亮点呈现如下:
坚持成风化人,提高市民素质。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中心城区设置景观雕塑600余处,打造核心价值观示范点58个。以“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为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千家万户,经验在中宣部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做了交流,《小载体大能量—陕西渭南以家规家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华州区被树立为全省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区。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成立志愿服务协会,出台实施意见,常年开展党员红袖章进社区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16.1万余人,志愿服务队2100余支,其中,建成区注册7.6万余人,占市区人口的14.5%。临渭区交警大队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首家多功能“信用渭南”网站平台,完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依法建立“红黑名单”制度。5县荣获质量兴省先进县称号,31家企业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68家企业荣获省级质量守信企业。渭南在全国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名列第38位、位居西北五省第一。开展评先树模活动。连续开展五届道德楷模评选活动,组织宣讲94场,受众3万人次;创新开展“渭南标杆”评选学活动,评出标杆人物353人、团队55个;开展身边好人评选,32人荣登陕西好人榜、1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詹小翠获“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报道。深化公益广告宣传。在市级主流媒体设立创建专题专栏15个,充分利用城区各类户外广告牌、显示屏、公交车体、车载LED屏、商户门头电子屏等刊登和播放公益广告,在市区公共场所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印发宣传册、倡议书,举办电视知识大赛,制作宣传片等,真正做到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渗透百姓生活。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开通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文明渭南”,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发布精神文明建设相关信息3万余条,官方微博微信“文明渭南”加入中国文明网微博微信矩阵。利用网络面向社会征集好家训3600余条,其中韩城党家村“刻在青砖上的家训”、潼关杨震“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的家训被中纪委网站推广。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在全市组织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三文明”活动,重点围绕“文明旅游观光、人与自然和谐”主题,开展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积极倡导“十大文明旅游行动”,着重加强公园景区、车站海关、办证大厅文明礼仪宣传、文明行为的规范,发挥志愿者作用,引导广大游客文明游玩,自觉服从管理。
坚持文化育城,丰富城市内涵。围绕“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的宗旨,立足渭南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开办《东秦大讲堂》《渭水讲坛》《秦东美丽女子学堂》等大型主题讲座,普及国学经典。举办第十三届全运会青少年田径赛等重大赛事30余场,营造城市全民健身文化氛围。圆明园兽首在渭南博物馆首次参展,月接待观众30万人次。全力打造“一元剧场”、“四进”零距、“青春之梦”等独具渭南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累计演出4883场,观众达373.5万人次。创新实施公益文化服务走进广场公园、城镇社区、园区企业、乡村场院等“四进”零距工程,荣获国家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积极策划“青春之梦”十大系列活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受众全覆盖。特别是“一元剧场”赴京,在长安大戏院、解放军军乐厅、北京大学演出6场,深受首都观众欢迎。华阴老腔、韩城行鼓多次荣登春晚,进一步提升了渭南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市已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文化馆、图书馆网站建有率分别达到100%和91%。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殊荣,被中宣部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亮点向全国推广。
李军强说:按照“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建设了一大批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内河桥梁、公园小区,特别是城区“四纵四横”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渭河、南塬、连霍高速城区段绿化带建设,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的投用,以及渭华大道的开工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改善了城市形象。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把扫帚扫到底”理清了保洁责任,“贴得快不如铲得快”打击了城市“野广告”,“停车层级管理”遏制了乱停乱放。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荣获2017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50强。市创建办下一步将以中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为契机,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完善的举措,全力打赢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辑 李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