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以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为抓手构筑和谐新农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12-27 17:14:50 阅读量:

西部网讯 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自2009年在王益区全面推广以来,全区3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区政府每年拿出20万元落实了村民监督委成员报酬,使其在融洽党群干群、化解农村基层矛盾、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监督农村干部正确履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筑清风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防患未然,当好尽职尽责的“消防员”。村民监督委员会信息渠道畅通,熟悉本村情况,能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今年村民监督委员协助乡镇纪委审计村干部28人,警示训诫14人,做到了早提醒、早预防。同时,能够及时反馈各类信访隐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1起,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

深入群众,当好为民服务的“宣传员”。村民监督委员协助乡村两级开展各项廉政文化活动,利用宣传栏、手册、走访交流、解释说明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惠农政策、党纪法规上万人次,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策知晓率,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注重实效,当好公道正派的“监督员”。村民监督委员会通过列席“两委会”,对本村两委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参与村级事务重大决策和财务的审查过程,同时对村两委会落实村务公开的情况进行监督。2013年,39个村民监督委员共列席“两委会”279人次,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79条,提交并被采纳意见建议61条,监督村级重大事项167项,纠正不合理村级事务2项,督促村务公开137项,审核村务公开110项,有效了制止了“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加强沟通,当好增进感情的“联络员”。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干部和群众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那样的误会和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种误会和矛盾轻者影响工作,重者会激化干群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和谐发展。村民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评议、质询村干部,在干部与群众中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消除误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今年村民监督委员会共评议村干部数54人,提出质询意见20条,给群众了一个明白,还干部了一个清白。(通讯员 陈海燕 贾建斌)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