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山网 时间:2013-09-29 16:07:29 阅读量:
(记者王长江文/图)9月28日,第二届网络媒体看渭南采访团走进“中国酥梨之乡”县,先后采访了该县龙阳现代农业示范园、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石洋集团肉鸡屠宰场和金农果蔬有限公司,看到农业现代化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金农果蔬有限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与果农签定产销合同共同打造两千亩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图为网媒记者拍摄该基地出产的优质果品。
亮点一:乃中国酥梨之乡
酥梨以其形美、果大、皮薄、色亮、质脆、含糖量高、郁香爽口、耐储存等特点深得消费者的青睐,1998年已被国家誉为“中国酥梨之乡”。远广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20多个省市,并打入港、奥、台、东南亚、俄罗斯、30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县积极推行果品产业化,实施优化工程和名牌战略,向酥梨的品质要效益。
“我们已经发展了2000亩有机无公害酥梨示范园。”金农实业集团董事长王红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推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低价销售有机肥、免费技术培训等形式,引领果农实施科学种植,打响了有机无公害酥梨品牌,找回酥梨原有的味道,实现农民增收。
其实,金农实业只是发展酥梨产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酥梨面积25万亩,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10亿元,专门从事酥梨生产的人数高达15万之多,成为该县农业最大种植产业。
图为肖生安在县龙阳镇现代农业园区自家的设施瓜菜大棚内采摘蔬菜。
亮点二:设施农业唱响“农业同样可以富民”
县设施农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由龙池镇晋城村农民从山东引进小拱棚西瓜种植技术。三合、贾曲等地农民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效益良好,此后不断发展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通过发展龙池镇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产业示范户的发展,引领全县的设施农业生产在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不断的提升,产业也得以突破和发展。截止去年底,全县设施农业生产面积23.12万亩,总产量67.35万吨,总产值11.15亿元。
“建大棚、创大业、赚大钱”。据龙阳镇东王村村支书张六三讲,他们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方位为产业发展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效对接,有效解决了市场信息难解决、关键技术难掌握、优良品种难购买、产品多了难销售的问题。
“今年一亩大棚西瓜卖1万多元。”张六三说,截止9月25日,他们村有124户收入突破15万元,总收入达2282万元,预计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76万元。
图为县龙池镇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现代化全自动温室大棚,苗床上正在培育的是草莓幼苗。据陈文仓介绍三个月后这些草莓将挂果,可在春节期间上市销售。
亮点三:畜牧业生态养殖 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县加快现代畜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以现代肉鸡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前景堪好。
在石羊集团1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厂,记者看到,现代化的屠宰流程,无菌生产操作,工人们全部“武装”,全程标准化操作。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石羊集团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从油脂加工、饲料制造、畜禽养殖、冷鲜肉加工等一整套的全产业链业务,以保证公司出品的鸡肉,从吃的饲料到生产的鸡肉都能食品安全的需求。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从肉鸡生态养殖、加工、冷链物流运输,他们都能严格把住质量安全关,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石羊集团冷鲜肉加工车间将整鸡经去毛、去膛后进入分割车间,经十五分钟就可完成各个部位的分割,活鸡从屠宰到冷藏于两小时内完成,并实施全程冷链运输,以确保出厂肉品的安全。
为了发展千万只肉鸡产业项目,县政府积极推广“政府+公司+信用社+养殖户”四为一体模式。每年列支 500万元扶持养殖企业,三年来,肉鸡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健全,已初步形成集肉鸡养殖、繁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经营模式,成为全县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截止目前,全县肉鸡存栏规模达284万只,出栏规模1420万只,产值达3.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