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07-09 11:59:58 阅读量:
(通讯员 马耀峰 吴剑锋 潘向明 本报记者 梁晓蔚)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级各部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华山景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整体形象显著提升。面对全国各大景区旅游人数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景区管委会主动出击,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实现了华山旅游的安全有序和平稳增长。截至6月30日,景区共接待购票登山人数80.1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8%,实现门票收入1.03亿元;企业经营收入4550万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895万元。
上半年,西峰索道开通运营,形成了主景区东上西下、西上东下的旅游大环线;新增的游览复道、观景平台和拓宽登山步道,提高了景区容量和安全通行能力;高标准规划的108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实施,为景区给力陕西东大门建设夯实基础;智慧华山平台以及舆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投入使用,为景区营造和谐舒适旅游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央视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景区旅游发展,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峰区特色经营项目服务游客,增加了企业新的经营增长点;310国道改线工程和西部机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迈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精品景区的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统一思想 齐心协力谋划发展
华山景区印发实施了《华山景区党建工作发展纲要》等,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管理网络化,通过制度和考核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围绕“五位一体”要求,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抓好基层党建、创新人事制度、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干事创业精神,抓好职工思想基础建设。
强化公务接待管理,要求景区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按照八项规定办事,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把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一线,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调研,真正解决实际工作中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矛盾。
开展“四治理”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景区领导干部带头,重点治理了干部“庸、懒、散、奢”现象,为党员干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华山景区高标准规划的108个项目逐步落地生根,单体方案已完成20个项目的概念设计,其中山内项目10个,山外项目10个,另外还有4个项目正在进行具体的概念设计工作,镇岳宫、苍龙岭天街、三河湿地景区、华山剧场等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启动。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6个市级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0%;总投资额19.98亿元的华山国际度假中心、镇岳宫改造工程、黄甫峪进山公路二期工程、华山国际会展中心、太华温泉等5个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4亿元;华山博物馆将于7月10日建成开馆。
大项目招商带动大资金投入,《众仙之约》剧场、瓮峪酒店、华山玉泉农民新村等3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22亿元,引进总资金22亿元,已到位资金8亿元;重大项目获得工商银行一次性授信额度10亿元,已完成首次放款4.9亿元;引入了陕煤等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
项目规划不断深入,完成《玉泉路步行街规划方案》、《智取华山红色旅游线路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支线机场项目已开始前期规划设计,选址意见已报省发改委申请立项;与中海合作的五星级万豪酒店已签约,目前已完成项目方案设计。
提升设施创新模式 旅游安全保障有力
华山景区不断提升安全设施,新修登山旅游复道1200余米、修建观景平台3000平方米、拓宽登山游览道路2公里、增设了防雷避雨等安全措施,保障了道路畅通和游客安全;实施“点亮工程”, 完成了景区10KV高压供电和配套低压改造工作,完成主峰区电缆线路铺设3100米,新装LED灯、草坪灯、高杆灯380余盏,扮亮登山道路,方便游客夜游华山。
完善了智慧华山旅游信息预警平台和舆情动态监测系统,利用省应急办信息平台发布旅游提示信息,为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时机;节日期间每隔2小时通过景区各处LED屏和华山官网、微博等平台公布景区天气情况、游客数量、车辆饱和度等信息,引导游客科学安排旅游方式和线路,为小长假安全有序度节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西峰索道“严断”机制,由景区管理公司牵头,汽车客运公司、太华索道公司参与,每天在西峰索道营运前先期进行索道、瓮峪公路营运环境安全巡查,三方确认索道和瓮峪公路具备营运条件后,瓮峪山门方可迎宾,目前已形成常态化管理。
组建了华山公安分局和森林防火大队,强化了旅游治安和森林安全管理。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旅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景区防火、防汛、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各项安全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共组织安全综合大检查20次,安全救护演练6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00余处,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宣传营销形式新颖 品牌推介有声有色
景区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对华山品牌进行新的市场形象定位,开通了400-0913-777旅游服务热线、企业QQ、华山旅游商网、华山百事通等平台,逐步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化。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专题栏目“直通景区”中对华山景区“五一”度节工作进行了长达5天的实时报道,每天进行两次直播连线,报道华山风光、景区度节工作情况和一线工作人员工作风采,产生了轰动效应。另外东方卫视、陕西广播电视台也在节日期间进行现场连线报道。
搭建分销渠道,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华山游客接待咨询服务中心,陆续挖掘黄河金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周边省份等重点客源市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差异性营销,利用各种推介会巩固传统客源市场,拓展高端客源市场。
先后举办了中外摄影家华山大PK、国内主流媒体走进华山、2013年中海华山杯国际象棋女子明星赛、首届“让美丽中国更美丽”摄影大赛等20余次专题宣传营销活动,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创新”的营销目标,全面提升了景区旅游形象。
强化管理狠抓服务 文明景区充分展示
华山景区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学习黄山景区管理经验,创建“学习型景区”,并选派景区干部赴黄山景区挂职轮训,将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融入到景区日常工作中来。通过作风建设、管理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全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票务系统完成改造升级,将条形码升级为二维码,实现了华山门票和客运车票联票,形成新的一票制经营模式,细化了售、退票工作流程。同时升级了服务“软件”,设立了23个旅游咨询投诉处理标准服务点,推行票务“零差错服务、微笑服务、站立服务、人性化服务”,充分展示景区文明形象。
以建设华山生态文明景区为目标,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次对景区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制定了景区《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方案》,对树木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治,挂牌介绍古树名木及其保护知识,设限合理控制景区游客数量。
景区全岗全员实行管理服务标准化,每项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运作;免费为游客提供雨具、姜汤、轮椅、遮雨棚等,设立了“两岗两车”(共产党员示范车、学习雷锋示范车和共产党员服务岗、青年文明服务岗)文明岗位,做到服务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
下半年,华山景区管委会将继续按照“依托大山水、弘扬大文化、打造大景区、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战略目标,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