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证据:依法行政的基石——读姬亚平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行政证据研究》

时间:2022-05-01 22:42:50来源:本网作者:燕晓捷

燕晓捷

(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院)

行政证据:依法行政的基石——读姬亚平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行政证据研究》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重要环节,而行政证据作为正确认定事实的基础则是行政机关公正执法的前提,对行政机关实现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尽管对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具有差异性的这一认识已经在理论界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但对行政证据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展开实践应用却少有系统研究。由姬亚平教授所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行政证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一书正是以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结合国内外行政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对行政证据的本质属性、价值追求、适用规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实践中一些典型的行政行为如何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回应。

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分别从行政证据的基本理论、适用规则与实践应用三个层面搭建了一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研究路径。第一个层面为基本理论层面(第一章至第三章):首先,该书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准确认定事实-充分可靠的行政证据”的递进关系为主线,揭示了行政证据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其次,该书通过对行政证据的概念、属性与类型的界定,明确了行政证据制度的独特性,同时对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与立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行政证据制度的意义与方法;最后,该书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行政认识具有有限性的观点,并且通过辨析证据法学上“认识论”与“价值论”之间的博弈,得出了行政与司法的证明活动是两种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重要结论,同时还主张鉴于行政与司法价值追求的不同,行政证据制度的价值追求也应当区别于诉讼制度的价值追求,体现在价值追求的公益性、维权性、效率性、多元性与经济性等五个方面,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行政证据理论的存在的基础。第二个层面为适用规则层面(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对行政证据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审查认定以及电子证据的特殊证据规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对上述规则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之后,作者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深入分析了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关系,在明确了二者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前提下,对其适用规则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应当构建一套统一的行政法证据制度,这样既能保证行政证据制度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一致性,又能在具体规则上体现各自活动的差异性。第三个层面为实践应用层面(第九章至第十二章):书中选取了行政处罚、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复议这几种典型的,与行政相对人权益密切相关的行政行为证据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行政行为的取证、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证据的审查与认定等运作机制的阐释与对比,为行政执法实践中行政证据规则的运用提供了操作指南。

从行政证据整体的研究情况来看,展开系统研究的成果本就较少,而能够将行政证据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更是少之又少。该书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高深的理论研究上,而是以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为价值取向,一方面,对行政证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基于我国的国情总结了行政证据的立法现状及规范的缺失;另一方面,在阐释行政证据具体地适用规则时引入了多个行政执法与司法案例,以“理论应用+案例佐证”的模式印证了行政行为需要多元化的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特有的证据审查认定规则,实现了行政证据规则与案例的深度融合。正如作者所言“一个理论是否具有价值不取决于其是否使用了华丽的辞藻,相反越是朴素的语言才越具有生命力,理论联系实际更是如此,质朴而充满活力。”

系统的行政证据制度是对“行政程序法”的有益补充。《民法典》颁布后,行政法学界兴起了行政法法典化的学术热潮,在推进路径上有制定行政程序法、制定行政法通则(行政基本法)、制定完整的行政法典以及制定行政法总则等不同主张,但无论采用哪种路径,“行政程序法”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目前发布的“行政程序法”的建议稿与试拟稿来看,行政证据的部分均有所欠缺,因此构建内涵清晰、系统完整的行政证据制度能够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编辑: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