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法院执行干警与外籍被执行人上演医院“偶遇”

来源: 时间:2022-09-28 10:48:03 阅读量:

被执行人刘某自认为是外籍,在案件转入执行后就玩起了“躲猫猫”,他以为自己躲避了执行就可以“高枕无忧”,哪想到就算时隔半年执行干警心里也一直“记挂”着他。在医院的核酸检测点,执行干警正带着另一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做核酸时却偶遇了刘某,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医院核酸处……

被执行人澳大利亚籍华人刘某、上海某公司、张某因房屋租赁合同一案被申请人白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刘某、上海某公司、张某偿还房屋租赁费、物业管理费33万元。判决生效后,白某向法院申请执行,请求依法执行该民事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可是在执行中,几名被执行人却不见踪影,且经过查控系统查询,也没有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转入“终本”程序。同时,为了促进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法院依法向其发出限制高消费令。此后,该案被纳入神木市法院终本案件中间库,由执行局“两终”团队进行动态实时管理,定期查控财产线索。

案件虽然暂时“终本”,但在执行干警的心里却从未结束。2021年12月1日,执行干警带着一名被执行人去医院做核酸时,目光停在了正在拿护照与护士核对信息的刘某身上。虽然执行干警与刘某从未谋面,但听到刘某的名字,且同样都是澳大利亚籍华人,执行干警立马上前确认,经过核对信息,果然眼前这位就是被执行人刘某。

将刘某带回执行局后,经过执行干警耐心地释法明理,刘某意识到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的严重后果,承认了自己逃避履行的错误,并当庭给付5万元。剩余房屋租赁费刘某与白某达成和解,于2022年12月1日前分期偿还完毕。

2022年9月26日,随着刘某将最后一笔租赁费偿还完毕,该案圆满执结。

对于执行干警来说这是一次巧合,但其实又不仅仅是巧合,这背后展现出的是执行干警的努力与担当,只有时刻心中装着案子,才能在关键时刻雷霆出击。

而对于被执行人来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生效法律文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国家强制力,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必须按法律文书去履行。无论任何人,规避、妨碍、抗拒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都将会付出经济、信用及人身自由的代价,在社会活动中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作者:杜龙

编辑:段鑫

责编:蒋奇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