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3-29 14:25:28 阅读量:
六年来,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今年的工作报告有哪些重要内容?
走!
让小编带你去看看
↓↓↓
报告指出,榆林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六年,是全市法院攻坚克难、办案质效显著提升的六年,是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的六年,是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的六年,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司法作风不断改进的六年。
六年来,全市法院共审执结各类案件60.75万件,比前六年上升226.05%,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法官人均办案数从2015年的123件增加到2021年的256件,平均办案用时从81天缩短至54天,审判执行质效持续稳中向好。
一、依法打击犯罪,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榆林建设
六年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05万件,判处罪犯3.17万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稳步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米脂赵某某故意杀人案、府谷“10.24”爆炸案庭审现场
“9·17”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庭审现场
审结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等重大刑事案件2836件2948人
审结涉枪涉爆、危险驾驶、黄赌毒等案件1.01万件
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252件,守护群众“菜篮子”、“药瓶子”安全
审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63件483人,涉及受害群众4.82万人,涉案金额427.47亿元
审结“套路贷”“兼职刷单”等网络电信诈骗案件181件,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
郭某某等51人涉黑大要案件庭审现场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85件644人,有力震慑黑恶势力犯罪
执结涉黑恶财产刑案件103件7029.40万元,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巩固整治“村霸”“路霸”“沙霸”等成果
坚决惩治腐败犯罪
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461件74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17人、科级以上86人
审结涉扶贫、养老、征地拆迁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微腐败”犯罪案件193件310人
发布《榆林市职务犯罪审判白皮书》,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依法宣告101名被告人无罪
审结减刑、假释案件3373件,依法裁定特赦罪犯17人
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15件,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
二、坚持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年来,全市法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33.70万件,促进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召开全市法院系统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
制定出台为“十三五”规划、全市脱贫攻坚、稳增长工作、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
积极应对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审结金融纠纷案件4.02万件,涉案标的453.95亿元,助力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十年来最低
审结民间借贷案件9.37万件,总标的额357.76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建立涉贫涉农案件“六快”工作机制
审结非法采矿、大气污染、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涉环境资源案件796件,坚决守护“榆林蓝”与“塞北绿”
持续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妥善审理合同违约、企业债务、房屋租赁等纠纷5797件
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买卖、承揽、建设工程等涉企合同纠纷案件9065件
制定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实施意见》20条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侵犯商标权等知产案件626件
扎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春节前夕,农民工送来20面锦旗
△
依法审结侮辱英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审结教育医疗、劳动就业、住房消费等领域案件9292件,妥善化解“双减”政策衍生纠纷,为农民工、企业职工追回劳动报酬8341.39万元
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3.13万件,注重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全力助推法治榆林建设
靖边县出租车司机维权案庭审现场
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188件,审结4021件
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妥善化解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靖边县出租车“民告官”系列案件
定期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三、践行司法为民,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六年来,全市法院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22.48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36.67亿元。
全力推进解决“执行难”
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现场会在榆林中院召开,推广榆林经验
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法治纪录片《执行现场》
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如期打赢为期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限制高消费18.31万人次,累计向社会公布28批次5995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司法拘留9767人次,移送追究拒执罪582案637人,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助力信用榆林建设
深入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将立案、送达、保全等事项全部整合到诉讼服务大厅,推行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让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
特邀47家调解组织120名调解人员入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成功调解各类案件8496件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大力推进巡回审判、诉源治理
传承和发扬陕甘宁边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
全市法院49个人民法庭年均办理案件1.5万件,实现近三分之一的民商事纠纷在基层就地化解,让“枫桥经验”在黄土高原落地生根
四、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市中院圆满完成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在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介绍了经验,“案件繁简分流系统”获全国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奖。
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
明晰司法人员权责清单,全面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院庭长回归审判一线,办理案件33.86万件,占办案总数的55.74%
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
案件繁简分流工作获得最高法院表彰,全省法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现场会在榆林中院召开
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速裁中心
以速裁方式结案9.14万件,占同期民商事案件结案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平均办案用时不超过20天
扎实开展“双进”专项工作
全市法院“双进”专项工作推进现场会
聚焦提升办案质效,扎实开展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双进”专项工作,15项重点质效指标中,14项优于全省平均值
《陕西政法》两次刊登榆林法院“双进”专项工作经验做法和成效
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庭审视频直播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办案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平台大显身手,在线立案3762件,在线开庭513场,确保审判执行不断线、公平正义不止步
五、注重强基导向,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红色基因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红色基因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红色基因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
创办“榆林法院大讲堂”,邀请最高法院讲师团来榆现场授课
创办“榆林法院大讲堂”,邀请最高法院讲师团来榆现场授课
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活动,109篇论文、案例、裁判文书在全国、全省法院评选中获奖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主题话剧、法院青年说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激励干警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隆重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引导法官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刀刃向内,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违纪违法干警。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市中院及清涧、吴堡等基层法院迁入新审判大楼办公
市中院及清涧、吴堡等基层法院迁入新审判大楼办公
市中院及清涧、吴堡等基层法院迁入新审判大楼办公
建成科技法庭87个
开展两级法院优秀年轻法官“双向挂职”
招录政法编制人员185名,为榆林法院发展储备人才
在全省率先开展辖区内法官员额统筹调配工作,激发队伍建设活力
六、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改进法院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
两级法院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商事审判、执行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配合调研审判执行工作51次,述职259人次,报备审查规范性文件16件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25件次
广泛接受各界监督
举办新闻发布会、“法院开放日”102场次
举办新闻发布会、“法院开放日”102场次
举办新闻发布会、“法院开放日”102场次
网上公开生效裁判文书57.61万份
直播庭审2.16万场次,点击量1948.53万人次
努力让司法公正看得见、受监督
2022年工作安排
一是筑牢政治忠诚上更加坚定
二是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上更加主动
三是在践行司法为民上更加务实
四是在深化改革创新上更加有力
五是在锻造过硬队伍上更加坚决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努力开创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为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积极奉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陕西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