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法院:雄关铸魂

来源:西部法制报 时间:2013-07-29 11:44:45 阅读量:


    雄关者,历史名关潼关之谓也,古有天下第一关,始祖之称,潼关雄视,迈古而阅今,大河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国之魂。陕西省潼关县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南依巍巍秦岭、北濒滔滔黄河,“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是西北的咽喉道,陕西省的东大门,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历来是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是女娲抟土造人、夸父追日等神奇传说的发源地,“关西夫子”杨震也出生于此,其“四知拒金”的清廉典范炳昭史册。潼关,黄金资源得天独厚,1993年跻身全国黄金产量第三大县,2005年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华夏金城”荣誉称号。

    在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沃土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新一届党组成立一年多来,先后被省、市、县法院等授予全省法院无执行积案法院、全省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省法院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法院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先进单位、全市法院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演讲赛组织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近20项荣誉,为维护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注入了他们无限的情怀,为交汇这里的黄、渭、洛河换了新颜。

    这支优秀的团队就是潼关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们。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队伍素质

    潼关县人民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贺军杰院长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团结进取。党组在决策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遇重大问题,始终坚持党组事先通报议题,集体讨论决定,一经研究决定,坚决执行。形成了党组没有定不了的事,定了的事没有干不成的,要干的事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局面。倡导班子成员做“三个方面的表率”,一是做学习的表率。完善党组会议和学习制度,明确要求党组成员要排除干扰,减少应酬,精心钻研政治理论和法律业务。二是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党组成员主动接受全院干警监督,主动向社会、向全院干警征求意见,并作出承诺。三是做团结的表率。不断强化班子团结意识,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真诚相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坚持深入基层,以自己的真诚赢得干警的工作热情,营造团结亲和的工作氛围。坚持从严治“长”,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领导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大家不做的,领导首先遵守。坚持做到“四个经得起”、“三个管得住”,即政治上经得起考验,工作上经得起考评,廉政上经得起审计,生活上经得起检验;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场所不去。班子内部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光明磊落不要阳奉阴违,要讲大局不要闹个人意气,要补台不要拆台;“两大两小一禁止”即大事集体定,小事找主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一禁止即坚决禁止搞小圈子,作为党组纪律。在班子内部通过相互谈心交心,亮思想,摆问题,求同存异,谋求发展,形成合力。贺军杰院长常讲:“每一名党组成员都是各自分管工作的一把手”,这既是对党组成员的充分信任,也对每名班子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班子成员也是这样做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无往而不胜的战斗集体。

    同时,该院不断强化中层干部责任意识,给中层授权,给他们“压担子、强责任”,使他们在审判实践中挑大梁、担重任,强化枢纽意识,明确领导职责范围,强化贯彻党组意图的能力,认真贯彻党组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并将干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上传党组,发挥中层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开展“四评五议三提升”、“一村一法官”、“一村一干警”等活动,切实提高法官队伍素质。活动中,制订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给法官干警配发笔记本,撰写心得体会2篇以上,记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在“一村一干警”、“一村一法官”活动中,深入走访,征求意见,普法宣传,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等,记好工作日志、工作台账,工作受到省、市普查组的充分肯定。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法官干警司法理念明显转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亲民爱民良好形象。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司法能力,先后组织68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多次邀请省法院赵建民教授、省市法院资深法官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专题讲座,提高法官干警司法能力和业务技能。

    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抓法官干警廉政教育学习,提高廉洁办案自觉性。认真执行廉政法规和“五个严禁”、“六个不准”规定,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实时监督。实行“三卡、三谈、一纠”制度,实行超前防范。落实《随案廉政监督卡》制度,发放随案廉政监督卡211件,扎实开展廉政宣传月、“四治理”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法官干警纪律作风有大的转变。

加强审判管理 提高案件质效

    潼关法院强化审判职能,切实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23件,审执结174件,结案率78%。

    刑事审判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扎实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严格执行刑事证据规则,确保每件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受理刑事案件27件44人,审结16件19人,结案率60%,并认真落实上诉人约谈制度。及时审理涉农、涉民生案件,妥善审理各类商事案件,保障原告合法权益,维护投资发展环境。始终把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完善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诉前调解纳入业务庭室考评范围。受理民商事案件157件,审结125件,结案率为79.6%;调解撤诉结案94件,调撤率75.2%。民商事诉前调解收案135件,调解结案63件,诉前调解结案率46.7%。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政府和各界支持,全面推行行政案件协调解决机制,促进行政关系和谐。受理行政案件8件,审执结6件,审执结率75%,以协调方式结案2件。创新执行方式,维护司法权威。新收案件坚持“四查一公示一悬赏”制度,因案制宜采取错时执行、追逃执行、审计执行、听证执行、和解执行、终结执行、执行110、提级交叉执行等方法,涉执信访案件由领导包案,限期化解,强化督办,确保“全省无执行积案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1件,执结27件,执结率87.1%。完全执结20件,完全执结率74.1%;执结标的152万元,执行到位率93%;和解执行13件,和解率41%。

    以提升案件质效为重点,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健全案件评估体系和质量评比标准。一是大幅度修订岗位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季度考评并加大季度考评在全年考评的权重。每季度对岗位目标考评情况进行通报,对审判执行绩效及法官业绩进行公布,对业务庭报送的优秀裁判文书进行公开展示,召开审判工作和案件质量运行态势分析研讨会,通报案件评查情况及整改方案,定期召开发回改判案件质量研讨会。二是扎实推进以“办精品案、开精品示范庭、撰写精品裁判文书”为内容的精品工程。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不断提高法官驾驭庭审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三是推行均衡结案,强化审限意识,压缩办案周期,提高审执结效率。四是开展庭审观摩和裁判文书评比活动,要求每名法官至少开一个示范庭,每季度至少有一件裁判文书参与评比。五是严格执行《案件归档前评查办法》和《案件质量评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经过多年努力,案件质量稳步提高,均衡结案初步实现,审判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6月,评查案件171件。对14件上诉案件进行初查,落实上诉人约谈制度,降低上诉率。组织召开审判绩效运行分析会,通报季度、上半年考评考核情况。

注重文明创建 加强基础建设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