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3-01-16 15:55:28 阅读量:
观点阐述者: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天君
场合:河南省政法工作会议
时间:2012年2月4日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但我们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说有的地方对形势认识不足,忧患意识不强,工作措施不力;有的地方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不深入不细致。要以群众工作为统揽,以化解历史积案为重点,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观点一:坚持畅通渠道,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要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理解群众、体谅群众,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切身利益,制定有利于群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改善民生的过程。
要扎实细致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带案下访等联系群众制度,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观点二: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从源头上化解矛盾
要认真落实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尊重群众意愿,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全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做到常排查、早发现、早处置,同时要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政法机关要建立和完善干警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政法干警下基层、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等活动,落实巡回接访、法律援助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
观点三:找准症结,推动信访积案的解决
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要通过案件评查、公开听证、释法析理等方式,找准症结,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息诉罢访。要按照“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要求,对信访积案和重大不稳定问题,逐个建立台账,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强化政策规范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引导各地各部门把精力放到解决问题、防止产生新的信访问题上。同时要依法依规对上访行为进行规范,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真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观点四:整合基层资源,构建灵敏、高效的基层工作网络
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做保障,再好的思路、政策、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要积极推动集群众诉求服务、行政便民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为一体的城乡街道、社区(村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基层政法单位要强化收集社情民意、研判分析稳定形势、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职能。
要处理好基层政法专门力量、辅助力量和社会群防群治力量的关系,整合基层资源,提高综合效能,构建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的基层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文字整理 法制网记者 邓红阳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