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2-09-25 21:54:05 阅读量: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把深化落实“法律进社区”活动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以强化法治观念为主线,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文明建设能力、法治建设能力,增强城市品位和城市魅力。
首先,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
其次,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夯实社区公益法律服务的基础。落实“所所结对”,充分发挥专业律师的作用。“所所结对”就是律师所与司法所合作,律师所派驻律师常驻对口的司法所,担任普法讲师团成员及企业、学校法律顾问,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目前,全市164个基层司法所都与至少一个律师事务所签订对口协议。整合“五支队伍”,不断壮大法律服务工作力量。加强对普法宣传员、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文艺宣传员、人民调解员“五支队伍”的建设,不断强化对普法骨干的培养。巩固“五个阵地”,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平台。作为法律进社区的硬件条件和硬性要求,我们要求全市每个社区做到“五个一”,即一间法制学校(课室)、一个法律服务工作窗口、一个法律图书室、一支法律服务队伍、一个法制宣传橱窗(栏)。
第三,突出重点,紧贴中心,提高社区普法惠民的实效性。利用社区政法干警、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有利资源,有效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12348”法律服务热线、基层调解、安置帮教等多项法律服务,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解决实际的问题。法制网记者 于呐洋整理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