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典型引领 凝聚发展力量——陕西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成果展示

时间:2022-08-12 17:06:44来源:作者:

“红色法院”文化建设品牌;先进典型引领工程探索实践;传承红色马栏基因,打造“五美”文化法院······2022年8月9日,陕西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暨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评选结果,三个中基层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获奖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

安康中院“先进典型引领工程探索实践”

安康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娟在主会场交流发言

强化典型引领 凝聚发展力量

近年来,安康中院把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院,充分发挥培树先进典型在建设先进法院文化中的引领作用,推出“全国模范法官”骆云桥等系列先进典型,持续营造学典型、砺初心、担使命的浓厚氛围,全市法院涌现出一大批忠诚为民、业绩突出、廉洁奉公的优秀法官干警和先进事迹,夯实了法院文化建设基础,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多措选树先进典型立标杆

对标二十字新时代法院文化内容,多视角、全方位选准树牢各类先进典型。

一是一线挖掘推树。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采取广泛征集与定向推荐相结合、部门推荐与社会推荐相结合等方式,有重点、有目的地从审判执行一线挖掘事迹感人、精神可贵的先进典型,做到典型植根于群众、来源于一线。

 

二是常态跟踪培树。建立法官业绩档案,广泛开展“两优一先”“办案能手”“季度三星评比”“三十佳评选”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定向筛选、重点培树。对具有发展潜质、符合工作需求的先进典型,把重点培树对象放置于重大任务磨练,加强动态跟踪管理,推动其逐步从县、市走向省级乃至国家级,全面提升安康法院形象。

 

三是搭建平台选树。举办“我身边的好法官”“我身边的优秀法官干警”等评选活动,严格提名推荐和组织考察程序,综合考察业务素质、纪律作风、群众基础等,注重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确保选树程序严肃性和公信力。经过精心培树,安康法院目前已打造出覆盖各领域各层面的先进典型20余人。

挖掘典型精神内涵强示范

深入总结提炼典型内涵,不断强化榜样引领力量。

一是丰富典型内涵。坚持实事求是和理性升华相结合,既注重总结共性特征,又突出典型特质特色,以“抓住一个闪光点、挖掘一条事迹链、弘扬一个精神面”的方式,使典型形象立体化、内涵层次化,解决好学典型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先后推出善于化解矛盾的“调解老把式”伍贤畅,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法官妈妈”郭乾芳,“硬核法官”郑安宁,“服务”“创新”“为民”三型法庭赵湾法庭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典型,形成“提起法庭工作就想到赵湾,说到调解纠纷就能想起伍贤畅”的品牌效应。

 

二是传颂典型事迹。按照“描写人性化、题材生活化、叙述客观化”要求,从受众角度着眼,把政治语言、法治语言变为大众语言,讲好新时代优秀法院故事、法官故事,将故事细节化、细节生动化,以接地气的方式述说英雄壮举、平凡小善,让先进典型走入干警和群众心里。以“赤脚法官”牟道彬所办案件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新秋菊打官司》,充实了大山里的好法官形象,该片斩获金法槌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三是强化示范效应。用好用活三项机制,让先进典型在职业保障、职级晋升、个人成长中受礼遇、被推崇,营造“典型吃香、实干能干者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激发广大干警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推动法院工作不断发展。安康法院80%以上的先进典型已走上领导岗位,30%被吸纳进市、县级讲师团、专家库,在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警均得到提拔使用,在各层面各领域持续发挥着示范作用。

 

扩大典型品牌效应提成效

一是打造教育基地。依托骆云桥扎根26载的赵湾法庭设立法官教育基地,在旬阳县法院设立党性体检中心,累计接待干警政治轮训1000余人次、全市党员党性体检5000余人次,60余家省内外法院前来参观学习,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在此设立党建联系点,形成“一个典型一面旗、一批典型带全局”的良好局面。

 

二是凝练推广做法。全市法院相继建成骆云桥工作室、伍贤畅诉前调解室、红霞亲情修复室、中院民三庭“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工作室”,开设“法官姐姐说法典”“法官面对面”“法庭故事”等栏目,让先进典型始终在一线“闪光”“发热”,不断提升示范引领效果。

 


 

三是提升工作质效。近年来,全市法院获得省级以上集体荣誉表彰115项、个人荣誉表彰156人次,安康中院实现了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五连优”、执法办案综合评价“三连冠”和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四连优”的成效跃升,并培育形成了忠诚为民、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创优精神,为安康法院文化建设增添了靓色。

 


来源|陕西高院